九游娱乐app-关于GAM很荣幸成为2025EWC一部分,我们继续向S赛进发的信息
26
2025 / 07 / 19
▲一路奋勇争先,顺德朝着未来的发展目标进发。
顺德区第十三次党代会
明日召开
明日(10.9),全城关注的顺德区第十三次党代会即将召开。党代会5年一次,在这个时候迎接盛会的到来,我们有太多的向往和期待。
五载韶光,常忆栉风沐雨的追寻。顺德始终把发展放在首位,“城市升级引领转型发展,共建共享幸福顺德”,区委区政府制定的目标,落实在市民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中。回首我们携手走过的足迹,一步一步在脑海中留下印记。
一年好景,难忘橘绿橙黄的季节。在这个收获的日子里,品味汗水过后的甘甜,我们积蓄力量,朝着下一个目标出发。
立区之本 顺德智造是如何升级的
国庆节前两天,第二届珠江西岸装洽会在新落成的广东潭洲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在这里开启中国智造与世界的高端对话;再过几天,中国(广东)国际互联网+博览会又将在这个平台上迎来一场现代产业之间碰撞与交流的风暴。
这是顺德智能制造引领产业转型的一个横截面。
▲第二届珠江西岸装恰会开幕式上,多个重点项目现场签约。
还记得2012年12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顺德,专门考察了代表创新方向的广东工业设计城,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中国制造竞争力,提出了殷切希望。
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产业立区的顺德,坚持开放引领,创新驱动,抓好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短短几年, 在“顺德制造”向“顺德智造”的嬗变中,带来了规模之变,2015年工业完成总产值6815亿元,为2010年的1.35倍。其中装备制造业已成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核心区,产业规模首次突破2000亿元,成为全区继家电之后的第二大支柱产业;带来了模式之变,从单一的工业引领模式走向了城产人融合、产城提质的模式;带来了思维之变,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家,都主动拥抱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尤其以美的、碧桂园、联塑为代表的企业,顺应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一带一路”战略,在世界的舞台上展现风采;带来了格局之变,在区域竞争的潮流中,产业布局和城市载体全方位对接国际优质资源,进而把整个对外开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如今的广东工业设计城已扩容提质,工业设计的“顺德模式”成为全省典范,并建成国内最大的工业设计主题产业园。不仅如此,一批产业服务载体在顺德雨后春笋般兴起,中德工业服务区开启中国制造2025对接德国工业4.0的窗口,位于这一地带的潭洲国际会展中心可谓“轻推广佛之窗,尽览世界风景”。顺德高新区“升级”国家级、美的全球创新中心、慧聪家电城、南方智谷等在科技创新的各个领域发力,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催生新兴产业集群。顺德大中小微企业梯队成型,闯荡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时候,政府服务不遗余力地跟进,总部经济、鼓励企业上市、人才新政、金科产融合、服务企业10条、龙腾计划、星光工程等举措在这几年中密集出台。企业是顺德的宝贵财富,为企业发展营造环境,做好服务,责无旁贷。这不,前几天又发布了鼓励企业海外并购的政策。
(可上下滚动阅读)
集聚资源 城市空间是如何打开的
在区域竞争日益加速的今天,城市的空间如何打开,从而集聚发展资源和要素,为我所用?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决定结局,这几年,顺德人听到最多的一个词汇,莫过于“开放”二字。改革开放已接近40年,顺德就是靠这个法宝获得一次又一次的跨越。而这个时候要特别突显出来,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重提开放,就是要从一路走来形成的顺德精神中汲取力量,拿出当年的劲头,担负今天的使命;重提开放,就是要丰富其内涵,在更广阔的视野里,找到新时期发展的思路;重提开放,就是要增强发展的紧迫性,因为机遇稍纵即逝,发展时不我待。
城市升级就是顺德最大的产业政策,是为了吸引产业项目、产业人才而营造与之相适应的城市载体。回溯这几年,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顺德的城市升级之路。
2011年顺德确立“城市升级引领转型发展”的战略,经过几年努力,城市环境得到了全方位的改观,为新一轮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荣光时刻绽放在2015年佛山市城市升级三年行动收官之时——顺德领跑五区获得第一名的佳绩。
但荣誉并不意味着结束,相反,这只是开了一个好头。城市升级要走向城市升值,就必须提高城市的开放度。于是,顺德区委区政府顺势而为提出了开放引领、创新驱动的战略,区位上对接广佛都市圈,把握广东自贸区和深中通道建设的机遇。
作为顺德实施开放战略打出的先手牌,北部片区主攻创新载体、人居环境和国际合作,建成顺德屹立于广佛都市圈核心区和佛山中心城区的龙头标杆。与此同时,东部片区剑指顺德连接自贸区和深港的重要门户,打造珠江东西岸城市连接的关键枢纽,打造名副其实的顺德“强中心”。西南片区则以建设顺德的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为抓手,申报国家级高新区核心区,引进大型央企,建成顺德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重大平台与载体。
如果说,以上是战略的布局,那么,在实施当中, 一个开放的大格局,必须借助于两条“路”——“道路”和“网路”。正如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之于汉唐盛世,互联网之于新世纪以来的新经济繁荣。
正是走好了这有形的和无形的两条“路”,在这些年里,顺德逐步打开了今天的开放大格局。
顺德区高起点、大规模推进路网建设,“十二五”共40项重点交通工程完工通车,完成投资155亿元,基本形成“30∶15”(区内各镇街30分钟互达,15分钟上高速)区内交通主干路网和“三横四纵”高速公路网络。城市的大发展,需要城市的大开放,而交通道路是打通开放格局的任督二脉。日臻完善的路网结构,进一步奠定了顺德区位优势,加快了顺德融入珠三角广佛都市圈的步伐。
更具战略意义的是轨道交通,2011年元旦刚过,广珠城际轨道通过来,顺德有了历史上的第一条轨道交通。好戏还在后头,广州地铁7号线西延线顺德段,在短短的几个月内获批,并拿到国家建设资本金,于今年6月份正式开工建设。未来,顺德规划建设9条轨道交通路线,广州地铁7号线,使北部片区连上广州南站交通枢纽和广州大学城人才枢纽,促进广佛两地的人才、金融、科技、产业等城市发展要素的流动对接。迎面轨道交通时代,顺德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另一条“路”,则是网络,港澳台习惯称为“网路”。新世纪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移动端的应用,让互联网成为了新经济绕不开的渠道。顺德也在打造这样一个互联网的高地,力求互联网与本地制造业融合发展。顺德出台了《互联网+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在装备制造、智能家电、现代农业、电子发票、商贸流通及创新创业6个方面力促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产业融合发展。以建设广东省电子商务创新区为突破口,顺德在政策、生态体系建设、骨干企业及电商平台扶植、电商园区建设、跨境电商业务开拓等方面进行创新。目前,全区共有互联网企业超过500家。
(可上下滚动阅读)
成果共享 民生事业是如何发展的
今年国庆节期间,区政府门前的德胜广场热闹非凡,130多万人次的市民先后来到这里,分享美食盛宴。一年一度的美食节已经举办11届了。而在五一、春节以及周末休息日,龙舟活动、文体活动在顺德各地纷纷上演。
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过上更好的生活,是每一届党委政府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收入乃民生之源、教育乃民生之基、就业乃民生之本、社保乃民生之依。翻开顺德每年的支出账本,民生支出稳定增长,占公共财政总支出的70%,这些支出投向了教育、卫生、就业、救助等公共服务领域。再打开顺德政务网,点击《政府工作报告》,我们更有惊喜地发现,每一年的报告都附有一页,那是当年要做的10件民生实事,而前一年列出的10项民生工程完成得怎么样,也都有详细的介绍,健康、教育、路桥、污水处理、文化等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工程,每年都不同,充分显现出顺德区委区政府执政为民,优先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态度和决心。
这些,不仅是民生工程,还是城市软实力的体现。这几年,顺德在思考一个命题,就是如何通过教育、卫生等领域的改革,为产业创新营造一个相适应的城市软环境。9月26日,顺德党政考察团前往深圳考察教育、卫生发展经验,佛山市委常委、顺德区委书记区邦敏表示,教育、卫生等软件不仅是简单的民生工程,更是区域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区长彭聪恩则提出要求:“改革看准了后,就要加快实施,机遇不等人。”如今,顺德教育改革再启航,学习深圳经验,试水九年一贯制、集团化办学。而在卫生改革方面,今年顺德全面推进医改,以区第一人民医院作为典型引路,探索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的新路子,促进医院管理向精细化、专业化发展。
这是一座以开放闻名的城市,这是一个以改革著称的地方。就是在这五年,“三大改革”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那就是在完善大部门运行机制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幅削减审批服务事项。开展简政放权,下放审批事项,并率先开展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和投资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率先开展企业登记信息化并联审批,让广大企业受惠。在社会体制改革中,组建5个法定机构,全区培育起来的千余个社会组织活跃在城乡处处,服务社群。农村集体资产阳光交易,完善“三资”平台建设,这些“农改”举措农村管理更加有序,农民获益更多。开放、改革、发展,最终都以民生福祉为依归,区委区政府兑现了这一承诺。
(可上下滚动阅读)
坚强堡垒 党建工作是如何开展的
一抹清凉,滋润了水乡惬意的生活;一方热土,孕育出干事创业的精神;一种追求,点燃起成就梦想的激情。当创新的大旗飘扬在这片土地的上空,当冲锋的号角响起在前行的路上,我们看到了谁?是他们,3800多个基层党组织,在每一波的发展浪潮中,严密组织,科学引领,挺起了强区富民的脊梁;是他们,86000多名共产党员,在每一次攻坚克难中,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带领人民群众走在时代前列。
五年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先后在顺德扎实开展。顺德区委区政府通过这些活动提高科学发展水平,从思想理念到战略定位,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发展路径越来越清晰,开放创新成为全区上下的共识。
在大党建中,我们还看到这些有力的举措:村居党建强基石。抓党建就是最大的政绩。在乐从,创建了党群先锋队;在勒流,建起社区大学推动社区营造;在陈村,首推党员积分管理和“党员中心户”,在容桂,开展1+N+X区域化党建……区、镇街在工作实践中,擦亮了一系列响亮的基层党建品牌。其中,“六个精准”整顿软弱涣散组织的经验在全省推广。
机关党建走在前。开放带动,片区发展,聚合资源,承接辐射,这一系列的战略和举措,都需要落到实处。顺德机关党建走在前,就在于科学决策,带头示范,服务靠前,做创先争优的排头兵。
“两新”党建促龙腾。服务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是新时期党建的重要内容。顺德创造性地开展两新组织党建,实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龙腾计划”。通过党建引领,推动规模壮大,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美的、碧桂园、联塑、万和等企业成为其中的佼佼者。
联系群众破难题 。驻点联系,无缝对接,顺德成为广东省委党代会常任制县级试点后,党代表工作室犹如春天的种子,播撒在顺德城乡,党代表直接联系群众,开放党的胸怀,扩大党内民主,吸纳各方资源,知党情,听民意,破难题,促和谐,为社会管理闯出一条新路。开展见乡亲、在服务、送温暖、看顺德、良策汇、先锋说、强素质等七大品牌活动,丰富了党代表参与区域化大党建的履职途径。
顺德基层党建,为顺德改革开放保驾护航,为顺德未来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证。
回首这五年,顺德汇集各方之力,走出了一条科学发展之路。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省委书记胡春华,省委组织部部长李玉妹等视察顺德时,分别对顺德改革开放和基层党建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为顺德的发展鼓劲打气。
展望新征程,我们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五年一次的党代会如期到来,适逢“十三五”规划启动,顺德创新驱动三年行动计划发布以及区镇两级换届正在进行的时候。所有这些,都可概括归纳为顺德又一次面临转型抉择、开放攻坚的时候。这次党代会,将点燃全区上下攻坚克难的热情和斗志,增强实施开放战略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在新一轮发展中主动作为,抢得先机。我们期待着!
(可上下滚动阅读)
▲优美的人居环境,让顺德城市魅力进一步凸显。图为顺峰山公园航拍图。
城市升级筑造开放大格局
自2011年顺德确立“城市升级引领转型发展”的战略,便明确了从工业引领走上城市引领的发展道路。经过几年努力,城市环境得到了全方位的改观,为新一轮开放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荣光时刻绽放在2015年佛山市城市升级三年行动收官之时——顺德领跑五区获得第一名的佳绩。
但荣誉并不意味着结束,相反,这只是开了一个好头。光有环境好,没有人进来,是远远不够的。城市升级要走向城市升值,就必须提高城市的开放度。于是,2015年顺德区委区政府因势而为提出了开放引领的战略,区位上对接广佛都市圈,把握广东自贸区和深中通道建设的机遇。
▲图为广珠城轨顺德站。
作为顺德实施开放战略打出的一手牌,北部片区主攻创新载体、人居环境和国际合作,建成顺德屹立于广佛都市圈核心区和佛山中心城区的龙头标杆。
与此同时,东部片区剑指顺德连接自贸区和深港的重要门户,打造珠江东西岸城市联接的关键枢纽,打造名副其实的顺德“强中心”。
西南片区则以建设顺德的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为抓手,申报国家级高新区核心区,引进大型央企,建成顺德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重大平台与载体。
▲佛山新城,依托顺德产业链高端延伸的内生动力,加快国际化步伐,提升对珠三角的辐射和资源聚集能级。
城市环境是一座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顺德坚持高标准打造硬环境,既有城市中心的高潮区,也有各具特色的魅力小镇。“中欧城镇化合作示范区”的建设更加快了顺德追赶国际先进城市的步伐。凭借在海绵城市、绿色建筑、综合管廊等方面的建设成果,“中欧城镇化合作示范区”荣获“中欧绿色和智慧城市奖”卓越奖。
城市的大发展,需要城市的大开放,而交通道路是打通开放格局的任督二脉。日臻完善的路网结构,进一步奠定了顺德区位优势,加快了顺德融入珠三角、广佛都市圈的步伐,为城市升级和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点击大图,看详细报道)
产业转型 创新驱动添活力
“十二五”期间,顺德经济更具实力。GDP年均增长9.4%,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1.9%。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第三产业比例明显增加,制造业智能化、服务业高端化、农业专业化发展趋势逐步确立,三大产业内部结构也更趋优化,效率明显提升。通过构建全产业链、全创新链、全人才链、全金融链,打造创新生态圈,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3%,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连续19年位居全国县域前列,自主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动力更持久、更充沛。
▲第二届珠江西岸装恰会上,顺德向大众展示工作母机成果。
智能制造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十二五”期间,作为全球家电制造业基地,顺德通过培育骨干企业、建设发展载体、实施创新驱动、推动技改升级、完善服务平台、拓展产品市场、完善产业链条等途径,打造以智能装备和工业自动化为核心的装备制造业全产业链。顺德成为全省首个机器人产业发展示范区,全球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齐聚顺德。“工作母机”类制造业产值约占全区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产值的三分之一,积极建设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带核心区。经济从粗放型到集约型,速度规模型到效益质量型,劳动力密集型到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高耗能高污染型到绿色环保型转变。总部经济、工业设计、电子商务等异军突起,向全产业链延伸,抢占微笑曲线两端。
农业发展更优质高效。“十二五”期间,顺德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已形成了花卉、水产两大优势主导产业,形成加工、销售在顺德,生产基地外延的“总部经济”发展模式。服务业发展更迅猛体系更完备。“十二五”期间,顺德加快拓展生产服务业,提升发展生活服务业,初步构筑起比较完整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南方智谷、中德工业服务区、广东工业设计城,成为顺德产业升级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点击大图,看详细报道)
党建引领 迈出善治新步伐
国庆节期间,陈村镇庄头村的党员动了起来,村里的各种活动都有党员志愿者的身影。这只是过去5年顺德党建工作成效的一点点缩影。
顺德是全国经济、改革、社会管理的排头兵,这一切都是在区委“开放引领、创新驱动”的战略引领下,让“创新”成为顺德过去五年党建工作亮点与特色,让顺德踏上了善治新征途。
近年来,顺德区委区政府陆续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努力打造一支能够堪当大任、敢于担当负责、政治信念坚定的党员干部队伍,将一批年轻有活力、敢想敢干的干部放在合适在位置上,为顺德“开放引领,创新驱动”提供了团队的保障。
▲顺德区组织部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与会人员现场观看警示教育片《镜鉴》。
中央第九巡回督导组组长王金山评价顺德区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严肃认真、扎实有效,充满了改革气息,没有心浮气躁的套话空话,尽是润物无声的真心帮助和相互提醒。
从2014年起,顺德开始设立党群共建社区发展基金,杏坛光华村获得10万元支持,对六队的河涌铁桥进行重建,解决村民出行的安全隐患,村民给这座桥梁取了一个名字——“感恩桥”。就是在这样的一个个民生项目落实中,既解决群众的燃眉之急,又强化了村级党组织在基层重构中的领导核心地位。
你看,全省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工作现场会去年在顺德召开,省委组织部认为顺德把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放在基层大局来抓,既抓面,又抓点,抓得非常实在,措施实,效果实,要求各地学习顺德经验,从精准整顿下功夫。
(点击大图,看详细报道)
发展惠民 提升百姓幸福感
家住大良东区的70岁的冯叔是一名企业退休人员,前几天不小心摔坏了胯骨,只能在床上静养。近日上午,大良东区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一名医生带着护士,驱车到冯叔家中为他换药。冯叔不用到医院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这是顺德家庭医生服务的一个普通例子,也是“十二五”期间顺德民生事业大发展的一个缩影。
老人在家门口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年轻人同样可以享受“10分钟体育圈”,每天晚上8点钟,只要天气允许,家住大良东城花园的张杰,都会步行十几分钟,来到位于新桂中路附近的桂南公园,和一帮老友打上1个小时的篮球。不但大良,这五年来其他镇街的体育设施更加完善。
▲9月2日,顺德高新区“贰零壹陆”体育公园正式落成,现场还举行了慈善足球邀请赛暨第一届“中交城投杯”政企足球联赛启动仪式。
大力推进公益普惠幼儿园建设,切实解决“入园难”问题;顺德被评为佛山市食品安全示范建设达标区;建区、镇街、村居三级文化设施网络;区级公共文化设施日臻完善……正如今年顺德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所讲,“十二五”期间,顺德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公共事业蓬勃发展,民生政策体系和设施体系日渐完善,“幸福顺德”蓝图逐步转化成群众的切实感受,让我们仔细看看顺德这五年在民生发展方面取得的成绩吧。
(点击大图,看详细报道)
顺德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明日召开,商报小编明早8:30起,至10月9日,将在【网易新闻顺德频道】为你进行图文直播!欢迎戳右边链接来围观→顺德未来5年点发展?一起来关注党代会
来源:珠江商报 文/曹开文 李文杰 章继军 王茂浪 赵鹏 图/邹忠辉 陈炳辉 朱德文
编辑:陈小腻
推荐阅读
筵开1800多席,共用近3万斤食材,昨晚的何氏宗亲万人联谊晚宴好震撼
杏坛古朗村发现一具浮尸,证实是失踪多日的年轻人...
顺德星光大道第二季完美落幕!高手果然在民间,一起来看看这些牛人!
噩耗!明天开始连上7天班!更可怕的是,明年中秋国庆竟然重叠了!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